算起来打球也有10年的球龄了,自以为高远及杀球一直算比较规范标准的,架拍引拍杀球收拍四个动作无一不有,近一年来专打双打,一帮球友水平都差不多,防守能力越来越强,有时一连杀上七八拍才死是常事,逐渐的网球肘有了,手腕也长期好不了,一直找不到原因,最近重新开始反思过去的动作,结合图片看想着似有领悟,把想法丢上来,借以抛砖引玉,希望各位球友不吝赐教。也许这东东很早就有人提了,如是这样,就当再次强调吧。
首先发一张手腕动作的图片,羽毛球的任何一个出球,都是手腕的两个动作的组合,如挑球发球就是从后伸腕到向上展腕,而初学者常常是直接曲腕去挑球,说到这里,也想请各位球友认真体会一下,杀球或高远后收拍时是采用哪种手腕动作呢?
在我看来,曲腕似是最容易受伤的动作了,尤其是往下杀球时如收拍动作不到位,击球顺势往下挥时曲腕,这时手肘基本上也处于锁定状态,很大的冲击力量先锁定到肘部,对肘尖端形成牵拉,之后手腕再锁定,而曲腕动作仍属惯性,又冲击到手腕关节韧带及软骨,长此以往,肘部和手腕极易受伤。当然,有部份球友说到老赵曾说过所有的力量在击球那一瞬间爆发,再以后顺势往左下挥就行了,我原来对此也深信不疑,然后事实上是,对于我们业余球手来说,那一瞬间的力量远远不可能全部爆发出去,在后续动作必然仍有冲击。
那么如何解决呢,经过多张图片分析,偶然发现此时一个细小的动作就起到了关键作用.....................
再来张右手的
看到这里,想请各位球友再仔细想想,你杀球后收拍时,手心是朝哪个方向呢?
如前所述,这个简单动作就是击球后有意识地把手腕变成向左下走的展腕手形,换言之,对于右手球员来说,就是在最高点击球后手臂继续内旋(击球前小臂内旋是无须置疑了,这是常识),使手心朝右,而不是朝下(之前我在杀球后虽有往左下收拍动作,但是手心一直是朝下),当然,也有球友会说,那是你击球前内旋幅度不够,所以击球后手心仍然朝下,如是这样理解也可,总之,就是要有意识地在击球前后使小臂充分内旋,从而手心向右,再顺势往左下收拍。
此时,因为手心向右,手腕顺势下收时自然成了展腕手形(有球友提示展腕是一种发力动作,不要去做,只是成了这样一种形状回收),手腕运动的幅度再大也不会大到哪儿去,受伤的可能性减小;而肘关节也不会再直直锁定,因手心向右再往左下挥时,肘部会自然弯曲,肘尖不再受到牵拉。各位可以试一下,当手心向下往左下挥时,和手心向右朝左下挥时有什么区别(试试慢速和高速)。因为一个手心方向的变化,收拍的效果完全不同,换言之,巨大的冲击力消失于无形。
想想真是精妙啊,就是内旋到位,手心向右,就可起到多么好的后续一系列作用,深为过去走的弯路感到可惜,期望我脆弱的手腕能早日恢复。
再来一个手腕和小臂的方向图,免得大家为了同一个动作争得面红耳赤。
上张super dan转换成右手后的图,呵呵.
其实讨论了这么几天,最终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了:就是击球后一定仍要小臂内旋到位,使击球后的手心向右,再顺势往左下回收卸力,这样有意识收拍的话,久而久之形成习惯,可避免手肘和手腕受伤,或是受伤后不再加重。
再提醒一句:收拍时身体一定要转向左侧,手心向右,手平面也不一定要与地面垂直,而且右脚最好跟上跳转,要不然肩膀又得够呛了。
此文转自腾讯羽毛球部落